- Latest News最新消息
Latest News最新消息
2022/03/28
溝通絕非容易事,說時簡單做很難I
溝通絕非容易事,說時簡單做很難I
溝通技巧-自我覺察
文/實習心理師 余文偉
總編輯/所長 薛凱仁
近日網絡熱論的一段影片是有關於學生與老師的刺激對話,認為在這當中有許多值得討論和反思的地方,筆者在這樣的緣故下想分享看看對於溝通的看法。而在現今社會裡我們可能無時無刻都在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溝通。可能是面對面的即時溝通,或者是運用網絡的形式來進行溝通。而這次先把討論的重心放在溝通技巧-自我覺察。
首先,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常出現溝通困難嗎?而溝通的主要對象會是誰?是老闆、同事、家人、伴侶還是朋友?而想要進行溝通目的原因是什麼?在溝通的過程中會想達到什麼效果?是想要跟對方釐清狀況?討論需要完成的事項?吩咐交代事情?單純分享想法?還是其他?假如有跟隨本文的脈絡進行思考,那相信會發現到其實溝通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以下會提供一些觀點去論述可能造成溝通困難的原因。
1、「權力與角色」
在兩個人的互動關係中,可能會因為年齡、性別、經驗、能力、位階、權力、文化、價值觀會出現不同的溝通狀態。好比說老闆與員工、同事與同事、老師與學生、家長與子女等。但假如對方一直習慣性過度運用以上提及到條件優勢來進行溝通,那相信在過程中多少都會感到不小的壓力甚至是不舒服的感覺。而更白話一點的感受就會是「就是一個老屁股在那邊說一些五四三」 、 「要不是你是老闆/父母/同事,我才不會理你」。
在這樣的感受一直不斷的累積,很有可能在日後的溝通過程中,心情上或許會出現更多的不耐煩甚至是抗拒,最後可能會演變成拒絕溝通可免則免。改變他人的行為或想法,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或許可以先從自己開始,在跟他人溝通時嘗試「去角色權力化」,改用在一個平等關係的狀態下心平氣和的去溝通,先把「過去被對待」、「我都這樣過來」的想法先暫時放下,嘗試多想像一下假如你是接受者的時候,你會希望是怎樣被對待的角度去表達,或許會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和改變。
2 、「表達與接收」
溝通的用途離不開訊息的傳遞,相信在小時候會有玩過「以耳傳耳」的小遊戲,在有限的時間內能夠完整無缺的表達一件事是有一定的困難。而在日常生活中溝通時或許也遇到類似的情況,表達者會習慣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儘管是習慣的方式也不見得可以每次都能夠表達出跟腦中所想的一致;換到接受者的角度也難以一次就懂或是都能夠理解清楚。
因此在溝通的過程中花些時間去核對彼此的訊息和想法,是一件十分重要的步驟,或許帶來的效果除了避免日後的麻煩外,多一步的關心對方的狀態,對於彼此間的關係也會有正面的影響。
3、「過於理想的期待」
溝通是兩個人或以上的一個互動過程,過程都需要有耐心的參與時和時間的累積,並不可能一下子就可以達到理想中的期待。
4、「忽略練習的重要性」
假如有順應著本文的步調,相信都會感受到溝通涵蓋不少的內容,並不是一個簡單就可以做到的事,因為每次溝通都可以成為一個寶貴的經驗,從經驗中發現到自己不足以及可調整的地方。用一個較簡單的例子來說,在軍中「一個口令、一個動作」,軍人們也不可能一開始都能夠跟上每一個口令,都需要經過反覆的練習。光是一個動作都需要時間的練習,那你會覺得溝通是需要練習的嗎?
本文的限制在描述上較廣泛,難以用一個大概方向去套用到不同的情境當中,內容是筆者個人經驗與觀察去分享可能造成溝通困難的原因,因此不見得觀點與角度是正確的。因此很歡迎正在閱讀的你,有任何關於本文章的問題都可以進行「溝通」。最後不妨試試看,運用本文的觀點去思考文章開場所提到的影片事件,你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