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test News最新消息
Latest News最新消息
2023/03/08
不只是獨老-高齡獨居化的困境與可能
不只是獨老-高齡獨居化的困境與可能
文/實習心理師 陳韋欣
總編輯/所長 薛凱仁
1993年至2018年,台灣從高齡化社會轉為高齡社會,並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說2025年開始,平均每5人當中就有1人為65歲以上的銀髮族。
然而人口高齡化所帶來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大幅提升獨居宅的比例。根據統計,年長者獨居宅的數量,從2012年的26.1萬戶至2022年已增加到49.9萬戶,這十年間的年長者獨居宅數量增加逾九成,大大地突顯社會加速老化的現象。高齡化、年長者獨居宅對社會最大的衝擊,不僅使醫療與長照需求快速增加,加重社會福利負擔,也進而影響國內消費與勞動市場的供給。
筆者曾擔任過長照人員,從事居家照護陪伴的工作期間,得知有大約三成的年長者是一個人獨自居住,另外有四成的年長者也因為子女上班的因素,導致他們在白天也呈現獨居的狀態。這些長者中,有些人連最基本的起身和如廁能力都沒有,萬一身體有突發狀況或意外事件時,有誰能在第一時間發覺,並且給予他們最即時的幫助呢?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Hierarchy of Needs),每個人都有愛與歸屬的需求,一個是友愛,即人人都希望擁有夥伴且與之保持良好的友誼,也渴望接受到別人的關愛;另一個是歸屬,即人都有希望隸屬於某一群體的情感,希望能成為當中的一員,並相互關心與照顧。
隨著年長者獨居宅的數量增加,雖然造成社會發展的不良現象,但人類的群居行為是一種生存本能,也是促進演化和改善生活的策略。在現今的社會中,已發展出養生村、年長者公寓、共居宅等等不僅是健康照護的滿足,更重視的是提升長者社交刺激的新住宅模式,也為老後生活開創出另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