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 心理諮商所
關於一心
一心的故事
環境介紹
交通方式
最新消息
服務團隊
心理師群
薛凱仁
郭思琪
鍾育騰
黃小萍
張永安
黃鉌淳
郭倩如
林彥光
張聖穎
江秉謙
姚珮華
洪紫琁
專業顧問群
賴誠斌
黃耀庭
郭世豐
梁翠梅
黃維仲
行政人員
謝宜蓁
實習生
鄭婷如
洪筱淇
合作心理師
莊子怡
葉冠伶
丁嘉妮
陳志芳
林展暘
廖冠霖
陸巧嵐
陳香如
郭皓玉
老寶貝心理師
服務項目
服務內容
場地租借
收費標準
匯款資訊
心靈專欄
時事話題
專業文章
分享悊․札記
活動集錦
政府企業合作方案
繁體中文
English
演講邀約
|
諮商預約
|
聯絡我們
次選單
Latest News
最新消息
最新訊息
活動訊息
心靈專欄
時事話題
專業文章
分享悊․札記
政府企業合作案
108年 老寶貝心健康--長者心理諮詢服務計畫
108年 家庭衝突認知教育處遇計畫
108年 性別平等身心治療與輔導教育社區處遇計畫
108年 法院家事事件訴訟心理諮詢服務計畫
109年 老寶貝心健康-長者心理諮詢服務計畫
員工諮商服務計畫
110年 老寶貝心健康-長者心理諮詢服務計畫
Latest News
最新消息
Latest News
最新消息
2021/12/20
📎為何我總是拖延?針對拖延行為的因應方式
為何我總是拖延?針對拖延行為的因應方式
文/實習心理師 陳姵汝
總編輯/所長 薛凱仁
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明明工作的死線在即,但卻怎麼也提不起力氣開始處理,甚至因此而錯過繳交期限?其實拖延不全然只有壞的影響,有部分的人群透過拖延行為讓自己在時間壓力下,更有效率的完成任務;而有部分的人無法控制自己的拖延行為,也沒有能力在時間即將截止時將任務完成,因而對工作產生了負面影響。
Jane B. Burka與Lenora M. Yuen所著《拖延心理學:為什麼我老是愛拖延?是與生俱來的壞習慣,還是身不由己》,為拖延背後的心理成因進行探討,他們發現有拖延行為的人,或多或少有一些完美主義,或是透過拖延行為奪回自己安排時間的主控權,而這些和早年經驗有關,他們也發現拖延是有週期性的:
階段一:「這次我會早點開始。」
在開始新任務前,認為自己可以不同於過去一樣,這一次一定可以準時完成!然而隨著時間過去,遲遲未開始準備處理工作,直到距離死線越來越近,才開始逐漸焦慮。
階段二:「我得盡快開始。」
死線的壓力驟增,告訴自己要趕緊開始處理工作,然而又會倒數日曆日子,有一股僥倖心態——沒關係,我還有x天。
階段三:「要是不開始,會怎樣?」
死線日子越來越近,心中的壓力與其伴隨的焦慮越來越大,可能會開始懊悔、開始羞愧,更不想要開啟工作任務。
階段四:「我還有時間。」
接著開始安慰自己,沒關係就只剩下這件事情,我還有時間。
階段五:「我有問題。」
所有的情緒與想法都無法引起處理工作的動力,開始自暴自棄。
階段六:「最後抉擇,要不要做?」
在做與不做進行搖擺,要乾脆擺爛還是硬著頭皮將事情完成,在兩者之間進行選擇。
階段七:「我再也不拖延了!」
結束抉擇後,拖延者有一股如釋負重的感覺,認為這個過程實在太痛苦,因此下一次一定要提早開始,不再拖延!又回到階段一。
每一個拖延者心中都清楚——「應該要提前做好時間規劃」、「為每一個工作做好規畫表」、「在訂定的時間表如期做好每件事情」,問題是道理都能夠明白,但為什麽就是做不到呢?《拖延心理學》的作者認為這或許和早年經驗有關,但是拖延行為已經造成困擾,無法好好靜下心好好探索自己的早年經驗,或許可以拿出一張紙,根據以下步驟為自己的拖延行為進行盤點:
一、檢視過往的每一個拖延時刻,寫下內心中的掙扎。
二、寫下拖延行為所造成的影響。
三、檢視今日的拖延情況。
四、會以什麼行為進行拖延(e.g.工作還沒做完,但是躺在影音串流平台開啟新的戲劇)?
五、會以什麼藉口為自己的拖延進行辯護?
了解自己的拖延行為之後,從細微的事件開始練習不拖延,在接下每一個新任務時,練習將任務進行步驟分割,依據步驟規劃時間,先以小目標並且可以輕易完成的目標進行(e.g.規劃週末要去爬山,要在清晨六點抵達目的地,要在前一天幾點入睡、接著要幾點起床、整理儀容、計算車程等),持續一段時間後,再加入其他規劃,具體該進行什麼樣的目標規劃,需依照自己的容易拖延的任務種類進行練習,因不同的任務種類所需要被分隔的任務步驟也會有所變化。
若狀況仍無改善,且已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或許可以考慮尋求心理諮商的協助,以了解其背後的癥結點。
回列表頁
演講邀約
諮商預約
聯絡我們
TOP